搬遷只是手段,致富才是目的。為做好脫貧攻堅“后半篇文章”,近年來,拉孜縣加大對易地搬遷點產業發展培育和搬遷群眾就業幫扶力度,扎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后續“穩得住、能致富”工作,讓群眾真正實現“有家”“有業”,攜手共建美麗宜居新家園。
一大早,拉孜縣查務鄉明瑪村群眾索朗吉拉就在屋里屋外忙個不停。自打搬到了位于拉孜縣城的新家后,她每天都沉浸在這忙碌的喜悅中,住進寬敞明亮的二層小樓,窗明幾凈的屋子里水電一應俱全。索朗吉拉告訴我們,跟曾經的老明瑪村相比,如今的生活甜得像塊蜜糖。
拉孜縣查務鄉明瑪村群眾索朗吉拉:“搬到這邊以后,房子是兩層樓,住得很舒服,有電有水,就醫買東西都很方便,今年女兒也在縣里找到了工作,我也很放心?!?/p>
索朗吉拉的女兒貢嘎曲珍,在縣城的一家超市上班,每個月工資有4000多元。她說,以前父親上山放牧,家里的收入全指望他一個人?,F在,搬遷到新家后,家里的牛羊全部入股當地合作社,父親可以外出打工,自己新的工作收入也不錯。說起未來,貢嘎曲珍鉚足了勁頭。
索朗吉拉女兒貢嘎曲珍:“以前在老明瑪村的時候,爸爸要去放牧,很不方便,現在搬到這邊以后,成立了合作社,爸爸出去務工了,我也在縣城里找到了工作,生活也方便了?!?/p>
2016年10月,拉孜縣查務鄉明瑪村實現了整村搬遷,當地群眾告別了吃水難、行路難、用電難、住房難的歷史,解決了制約生產生活的大難題,一個高海拔的山村就此大踏步邁上了村興民富的幸福路。
拉孜縣查務鄉鄉長扎西頓珠:“我們明瑪村2016年整體搬遷到縣城,總共是55戶297人,搬到縣城后,老百姓的公共服務這一塊大大改變了。原先他們居住在高海拔4800米的地方性疾病多發地區,現在搬到縣城,就醫就學方面提供了很大方便?!?/p>
安居更要樂業。在拉孜縣利民民族手工業合作社,搬遷群眾次仁曲珍實現了就業。曾經每天都要上山放牧的她,在老師的悉心教導下學會了編織技術,憑借著嫻熟的手藝,次仁曲珍每個月都有了一份穩定且可觀的收入。
拉孜縣明瑪村群眾次仁曲珍:“在老明瑪村的時候,只能上山放牧,比較累,搬到這邊后,我在民族手工業合作社里面工作,也學到了技術,每個月有3000元工資,老師們教給我很多技術,交通出行也方便?!?/p>
為解決搬遷群眾原有生產資料匱乏、就業渠道單一、生產生活難以保障的問題,拉孜縣統籌謀劃布局,珠峰綠色食品加工有限責任公司、利民民族手工業合作社等企業陸續在周邊落成并投入運行,群眾不離鄉不離土就近就便就業增收,真正實現了“安置”與“安心”同在,“安居”與“樂業”同行。
拉孜縣查務鄉鄉長扎西頓珠:“我們也已經組建合作社,全村貧困戶、殘疾戶、黨員戶全部已經實現入戶到合作社,爭取今年年底我們每戶不少于5000元的分紅,搬到縣城明瑪村,老百姓就近到扶貧產業園區,也就是民族手工業合作社等地方就業,另外我們的扶貧產業項目,帶動了明瑪村的貧困戶增收?!?/p>